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解析电机半月谈
1、电驱动系统现状
电驱动系统的关键性能已达国际水平,部分实现国产化。电机方面,关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压高速化,采用先进制造工艺,部分关键制造装备国产化,普及型乘用车电机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免维护特点。电机控制器方面,Si基电机控制器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压化和先进工艺,基于宽禁带功率器件的电机控制器已产业化,智慧监测架构建立。机电耦合总成领域,插电式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纯电驱动总成方面,我国自主电驱动产业综合竞争力达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零部件国产自给率超50%。商用车动力总成方面,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关键部件性能提升,集成度和效率提高。轮毂轮边电机总成方面,搭载轮毂电机的乘用车小批量示范运行,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成本可控,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缩小。
2.面临的挑战
电驱动系统仍面临诸多挑战。驱动电机领域,需加大超高效冷却技术、高压化扁线定子PDIV绝缘技术等方面研究力度。电机控制器方面,需提升高密度功率组件的机电热集成技术、功率器件集成与验证技术等。乘用车纯电驱动总成领域需进一步创新突破。电力电子深度集成、跨领域功能集成、轻量化材料应用等方面需持续投入研发,以降低电驱系统总重、体积和成本。高速减速器研发制造需更多关注,高集成度同轴减速器、多档化变速器、高性价比制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不容忽视,低粘度兼容性润滑油研发是重要任务。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深度集成、高效换热、多动力协调控制、域控制器技术,以及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等。商用车动力总成方面,需加强商用车专用齿轮箱供应链建设,推动电机控制器向多合一集成发展,功率器件级集成产品是重要技术方向。轮毂轮边电动轮方面,产品可靠性和成本面临挑战,需从减重、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优化、制造工艺改进、集成和工程化验证等方面推进工程化应用验证进程。
3. 未来发展方向
电驱动系统2.0框架全面涵盖电驱动系统全产业链,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控集成系统、电驱动总成以及测试评价与绿色制造等多个核心组件,为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明方向。电驱动系统专题技术指标体系包含驱动电机技术指标、电机控制器技术指标、电控集成系统技术指标、电驱动总成技术指标、测试评价与绿色制造技术指标等五大子领域,为电驱动系统研发、生产及评价提供全面技术指南。重点研究内容包括驱动电机及关键材料技术、电机控制器及关键器件技术、电控集成系统技术、电驱动总成技术、测试评价与绿色制造技术等。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评论已有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