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核心功能、工作原理与新兴拓扑技术全解析电机半月谈

发布时间:2025-06-18 14:28:4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核心功能、工作原理与新兴拓扑技术全解析.jpg

在“双碳”目标引领与能源变革浪潮下,新能源汽车正重塑全球交通格局。而电机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 “心脏”与“神经中枢”,其性能直接决定车辆动力、续航与操控表现。


从永磁同步电机将电能高效转化为强劲动力,到电机控制器精准调配能量传输与回收;从轴向磁通电机、轮毂电机等新兴拓扑技术突破性能边界,到 800V 高压平台带来的绝缘挑战与创新测试方案…… 每一项技术演进都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本文将深度拆解电机驱动系统核心原理、前沿技术与发展难题,带你洞悉新能源汽车动力科技的无限可能。


一、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功能与原理解析

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电机驱动系统作为其核心组件,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操控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解析电机驱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技术


(一)驱动电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功能与原理解析(永磁同步电机).jpg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车辆行驶提供驱动力。目前,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新能源汽车中最常用的电机类型,它分为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和方波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其转子采用永磁体,定子通过电能产生旋转磁场。当定子磁场旋转时,根据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转子永磁体随之旋转,从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不仅高效,还能实现高功率密度和高扭矩输出,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需求


(二)电机控制器:能量转换与传输的核心

电机控制器是电机驱动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动力电池组与电机之间的能量传输。它由逆变器(DC/AC)和直流转换器(DC/DC)组成。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电机运行;直流转换器则实现高压直流电向低压直流电的能量传递,为车辆的低压系统供电。


电机控制器的功能不仅限于能量转换,还包括精确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它通过CAN通讯接收整车控制器(VCU)的指令,采集电机位置信号和三相电流检测信号,从而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此外,电机控制器还具备能量回收功能。在车辆减速或制动时,电机控制器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通过逆变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


(三)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特性

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特性由整车控制器(VCU)根据驾驶意图和车辆状态进行综合控制。VCU根据加速踏板位置、制动踏板状态、档位信号以及各系统的扭矩限制信号,计算出电机扭矩命令请求信号,并通过CAN通讯发送给电机控制器(MCU),MCU根据这些指令精确控制电机的运行。


在行车状态下,VCU通过目标扭矩控制MCU驱动车辆。当VCU同时检测到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信号时,制动功能优先,VCU仅响应制动请求。


此外,在车辆充电时,VCU会控制电机控制器的扭矩输出为零,确保车辆在充电过程中保持静止。电机驱动系统还具备转矩控制功能。行车高压上电后,VCU发送使能信号给MCU,车辆进入驱动就绪状态。VCU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制动踏板、档位信号、车速信号、电池状态和电机状态,计算出驾驶员请求的扭矩,并通过CAN通讯发送给MCU,MCU据此控制电机驱动车辆。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机驱动系统将更加高效、智能和安全,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二、电动汽车电机的新兴拓扑技术

随着全球对交通领域零排放的追求,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电池技术的进步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一背景下,电动汽车的电机技术也迎来了诸多创新与发展,其中轴向磁通电机、轮毂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SynRM-IPM等新兴拓扑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一)轴向磁通电机:高性能与高功率密度

电动汽车电机的新兴拓扑技术(轴向磁通电机).jpg

轴向磁通电机是近年来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创新之一。与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相比,轴向磁通电机的磁通方向与旋转轴平行,这一设计带来了诸多优势。


轴向磁通电机能够提供更大的功率,同时具有更低的重量密度,这对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和高性能化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轴向磁通电机已经在电动摩托车、机场集装箱运输车、运货卡车和飞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


梅赛德斯-奔驰对这一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投资收购了YASA公司,并计划在其即将推出的AMG电动平台中使用YASA电机。雷诺也与WHYLOT合作,计划从2025年开始在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轴向磁通电机。


轴向磁通电机的功率密度通常超过6kW/kg,且效率很高,这使其在未来几年有望在高性能汽车和对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实现大幅增长。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生产复杂性和热管理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解决方案


(二)轮毂电机:直接驱动与集成化

轮毂电机是另一种新兴的电机配置,它将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内,实现了真正的直接驱动。这种设计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能简化传动系统,提高车辆的灵活性和效率。


轮毂电机既可以是径向磁通电机,也可以是轴向磁通电机,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和设计需求。目前,已有几家公司成功开发并应用了轮毂电机技术。例如,Aptera Motors发布了一款采用Elaphe轮毂电机的封闭式太阳能三轮车;Lightyear推出了一款采用轮毂电机的太阳能汽车Lightyear One;Lordstown Motors发布了一款四轮驱动皮卡车Lordstown Endurance,采用Elaphe发动机;以色列初创公司REE发布了一款Corner模块,将发动机、制动、悬挂、软件和电子转向系统结合在一起,计划用于汽车运输和皮卡。


尽管轮毂电机在集成化和直接驱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散热问题和对车轮动态平衡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工程设计来解决


(三)开关磁阻电机:高可靠性和无稀土设计

开关磁阻电机(SRM)是一种经过数十年可靠性测试的成熟技术,近年来在电动汽车领域逐渐受到关注。这种电机不含稀土材料,具有高可靠性和高能效的特点,特别是在零容错应用中表现出色。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物联网领域的最新进展,开关磁阻电机正在进入新的高能效应用领域。一些公司已经在开关磁阻电机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En+dyn Inc.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投资,以加快业务计划的实施;Turntide Technologies筹集了2.25亿美元,并收购了三家公司,以加快其市场化进程;Advanced Electric Machines公司开发了HDSRM(高密度开关磁阻机),目标市场是商用车领域。


开关磁阻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可靠性和无稀土设计,这使其在成本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电机的噪音和振动问题,以及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的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来克服


(四)SynRM-IPM:高效与低成本的结合

SynRM-IPM(同步磁阻电机与内部永磁电机的组合)已成为汽车行业小型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中极具吸引力的电机类型。这种电机结合了同步磁阻电机和内部永磁电机的优点,能够在低速和高速应用中实现更理想的特性。


该电机通过在同步磁阻电机转子结构中加入永磁体,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从而降低了电机定子的欧姆损耗。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特斯拉Model 3配备了SynRM-IPM电机,其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分段式磁铁(由四个部分组成,而不是常见的单块实心磁铁),这有助于减少涡流,降低磁铁过热的风险。


SynRM-IPM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扭矩输出和低损耗设计,这使其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永磁体的高温性能和成本控制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材料研发来解决。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变得愈发重要。轴向磁通电机、轮毂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SynRM-IPM等新兴拓扑技术各具优势,为电动汽车的高性能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化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然而,这些技术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这些新兴电机技术有望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三、800V新能源驱动电机的绝缘挑战与其测试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800V高压平台逐渐成为行业趋势,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速充电和长续航的需求。然而,800V高压平台对驱动电机的绝缘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将探讨800V新能源驱动电机面临的绝缘挑战及相关测试技术。


(一)800V高压平台的背景与优势

800V高压平台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与传统的400V平台相比,800V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时间,同时提高车辆的能效和续航里程。然而,800V平台的高电压和高功率密度对电机的绝缘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绝缘挑战

1、高电压击穿风险:800V平台的高电压增加了电机绝缘系统的击穿风险。传统绝缘材料在高电压下容易出现局部放电,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引发故障。


2、热管理问题:高功率密度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对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绝缘材料不能有效散热,可能导致局部过热,加速绝缘老化。


3、电磁兼容性(EMC)问题:高电压和高功率密度的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影响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因此,电机绝缘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4、机械应力影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特别是在高转速和高扭矩工况下。这些机械应力可能导致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影响绝缘系统的可靠性。


(三)测试技术

为了确保800V新能源驱动电机的绝缘系统能够满足高电压、高功率密度的要求,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

1、局部放电测试:局部放电测试是评估绝缘系统在高电压下的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局部放电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及时发现绝缘材料的潜在缺陷,预防绝缘击穿。


2、热老化测试:热老化测试用于评估绝缘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耐久性。通过模拟电机的实际运行环境,测试绝缘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确保其在长期运行中的可靠性。


3、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用于评估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对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影响。通过测试电机的电磁发射和抗干扰能力,确保电机与车辆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4、机械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绝缘材料在机械应力下的性能。通过模拟电机的实际运行工况,测试绝缘材料在高转速和高扭矩条件下的机械性能,确保其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


(四)解决方案

1、高性能绝缘材料:开发和应用高性能绝缘材料是解决800V高压平台绝缘挑战的关键。新型绝缘材料应具备高耐压、高耐热、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2、优化绝缘系统设计:通过优化绝缘系统的设计,提高绝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局部放电的可能性。例如,采用多层绝缘结构和优化的绝缘层厚度,可以有效提高绝缘系统的性能。


3、先进的热管理技术:采用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如液冷和风冷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机运行时的温度,延长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


4、严格的测试与验证:通过严格的测试与验证,确保电机绝缘系统在高电压、高功率密度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测试应涵盖局部放电、热老化、电磁兼容性和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


(五)结语

800V高压平台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驱动电机的绝缘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采用高性能绝缘材料、优化绝缘系统设计、应用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和严格的测试与验证,可以有效解决800V高压平台下的绝缘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空心杯电机设计沙龙(网站Banner).png
emonline_home_ch.jpg

one button multiphysice.png    

  • 0

    开心

  • 0

    板砖

  • 0

    感动

  • 0

    有用

  • 0

    疑问

  • 0

    难过

  • 0

    无聊

  • 0

    震惊

评论已有 0

登录之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