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 + 机器人:全球技术突破与产业新局速递电机半月谈

发布时间:2025-08-01 13:20:41  作者:电机研习社  来源:互联网  

电机 + 机器人:全球技术突破与产业新局速递.jpg             

     近期电机与机器人领域亮点频出。国内,宁波震裕铁芯成型工艺升级、哈电 500 兆瓦水轮机转轮领跑全球、佳木斯 10000kW 高压电机填补空白,星驱科技、上海电机学院等也有技术突破;国际上,德国 TQ、英国 Turntide 等推出创新产品。同时,翼菲科技冲刺上市、一汽等企业加速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1.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专利:电机用的铁芯成型方法

近日,宁波震裕科技获得一项名为“电机用的铁芯成型方法”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2510487111.8,授权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


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铁芯制造工艺,通过金属料带的连续步进式运动,在冲裁区连续成型转子薄片和落料孔,并将转子薄片层叠形成转子铁芯。同时,该工艺在后续冲裁中分别成型第一和第二定子铁芯,确保两者在装配时具有更高的精度,从而提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配合性能。


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提高了铁芯的整体装配精度,有助于优化电机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并增强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随着电机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该专利的落地有望推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2. 我国成功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

近日,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成功下线并发运。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这是全球在建综合难度最高的冲击式水电项目,落差近700米。转轮重达80吨,由21个精密水斗构成,采用世界最大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制造,并通过数字仿真优化结构,确保极端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此次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500兆瓦级冲击式水轮机全链条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3. 佳木斯电机成功研制国内最大功率10000kW高压变频电动机 

近日,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最大功率的YZYPT900-2型10000kW正压外壳型高压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电机采用2极刚性转子结构,通过优化转子端部固定结构,显著提升了整体刚度与运行稳定性。针对变频供电环境,电机配备高性能绝缘系统,具备优异的抗冲击、防电晕和耐热性能。同时,采用正压外壳防爆设计,适用于石油、化工、钢铁等易燃易爆场所。


此外,该电机在全频范围内实现低振动运行,振动值优于国家标准,适用于驱动高炉风机、压缩机等关键设备。该产品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大功率电机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推动了工业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4、星驱科技发布全球首款镁铝合金壳体双电机系统

2025年6月,星驱科技推出全球首款搭载镁铝合金壳体的双电机系统,标志着电驱动技术进入轻量化与高性能融合的新阶段。该系统采用镁铝合金壳体,相比传统铝合金减重约25%,同时机械强度提升至3.3倍,具备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和导热性能。


系统采用高度集成设计,融合双电机、双逆变器、行星减速器及冷却模块,结构紧凑,功率密度显著提升。配备360°环流双向全油冷技术,实现高效散热,支持连续20次以上零百加速无衰减,百公里加速达5秒级,综合效率超过89.5%。


该方案在材料、结构、热管理和控制效率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整机重量较行业主流产品轻10%以上,具备更强的动力响应与续航能力,展示了星驱科技在高性能电驱领域的领先实力 

5. 国产无铁芯盘式电机打破国外垄断,效率提升20%

7月11日,上海电机学院宣布成功研制出国产轴向磁通无铁芯盘式电机,覆盖3kW至300kW共7款型号,打破美国、英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


该电机无铁芯、无齿槽效应,效率较传统电机提高20%,峰值转矩可达传统电机5倍,控制精度达0.0004度,适用于电动汽车、机器人、风电、工业水泵等场景。配套高频控制器效率达98.4%,填补国内空白。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可模块化级联至1MW,已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6. 德国TQ发布全球最轻Ebike中置电机,整车仅9.9kg

7月12日,德国制造商TQ推出HPR40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重量仅1.17kg,扭矩40Nm,峰值功率200W,成为全球最轻、效率最高的同类电机。


其采用“谐波销环传动”技术,取代传统五通结构,具备静音、低摩擦、零延迟启动等特点。配套290Wh电池(1.46kg),可加装160Wh扩展电池,整个电助系统重量控制在2.7kg以内。电机及控制组件隐藏式设计,几乎不影响整车外观,已应用于Canyon新款Endurace:ONFly电动公路车,整车仅9.9kg

7. 翼菲科技冲刺港股IPO,拟打造“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2025年6月30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登陆港交所主板。若上市成功,公司有望成为“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翼菲科技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制造,产品涵盖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AGV/AMR移动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及六轴工业机器人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半导体等领域。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供应链整合。公司目前的估值已达36.04亿元,并获得多家知名机构投资。随着智能制造需求增长,翼菲科技有望持续领跑轻工业机器人赛道

8. 步科发布第四代无框力矩电机,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升级

2025年7月,步科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无框力矩电机——FMK系列及配套RD系列中空驱动器,专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关节设计。


新一代电机在体积、重量、功率密度和温升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优化,外径覆盖25至115毫米,适配多种机器人关节需求。其大中空结构便于布线布板,轻量化设计提升整机灵活性,同时具备低噪音、低振动和高可靠性等优势。RD系列中空驱动器支持多种通讯方式,集成多重保护功能,适配FMK及FMC系列电机,满足高集成度与安全性要求。


该系列产品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接单,广泛应用于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场景,助力具身智能产品性能提升与成本优化

9. Turntide推出AF430S轴向磁通电机,助力多行业电动化转型

英国Turntide Technologies于2025年4月发布新型轴向磁通电机AF430S,专为工业设备和车辆电动化设计,适用于非公路车辆、高端汽车、工程机械、军用车辆及船舶等领域。


该电机效率高达96%,功率密度超7.2kW/kg,扭矩密度超20.5Nm/kg,具备高功率、高扭矩、轻量化等优势。AF430S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OEM厂商快速集成,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结构,显著降低电动化转型成本。其先进的散热系统和高强度结构确保在严苛工况下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10. 采埃孚杭州工厂量产新一代异步电机,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2025年6月29日,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宣布,其新一代异步电机在位于杭州的工厂正式实现量产。该电机采用平台化架构,兼容异步(ASM)、永磁同步(PSM)和励磁电机(SESM)等多种转子技术,具备高功率密度、低噪音和油冷扁线散热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车企的定制化需求。


此次量产标志着采埃孚在华本土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杭州工厂通过工业4.0智能制造体系,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与高标准品控,保障产品一致性与交付效率。该电机已应用于多家中国本土车企的主打车型,成为采埃孚拓展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重要支点

11. 中国一汽斥资5亿元成立机器人科技公司,加速智能制造布局

2025年6月2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一汽旗新动力(长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5亿元人民币。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与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标志着中国一汽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中国一汽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已在多个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旗小智”,实现物流分拣、搬运等自动化作业,日均处理零部件超千件,准确率高达99.98%。新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一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整合能力,助力其在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整体制造效率与产品质量

12. 三菱电机中国集团总部落户苏州,加速智能制造本土化布局

2025年6月30日,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技中国集团总部在苏州吴中区正式落成。这是继今年3月三菱电机宣布在华设立新公司后的重要进展,标志着其工业自动化业务在华经营模式全面升级,实现产销研一体化自主运营。


三菱电机工业自动化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将以苏州为新起点,加速推进产品企划、开发和供应链本地化,真正实现“扎根中国”。新总部将整合全球领先技术,提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快速响应中国市场需求

13. 连成集团四期项目签约苏州,7亿元打造高效泵与节能电机基地

2025年7月4日,连成集团四期项目签约仪式在苏州太仓举行,项目总投资7亿元,将建设高效智能核泵和一体化节能电机环保设备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1亿元、税收7000万元。


连成集团自2010年在太仓设立苏州公司以来,已陆续建成三期项目,年产值超10亿元。四期项目是其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标志着集团在高端水泵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14. 大洋电机重庆百亿级新能源项目正式投产

2025年6月,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的重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基地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位于渝北区,规划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


基地采用220扁线绕组技术和双面冷却碳化硅控制器,电机功率密度提升20%,系统效率达99.2%。首条生产线目前已完成调试并下线首台样件,其余产线将于三季度陆续投产,产品覆盖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多合一总成。该项目是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补链工程,将助力西南地区形成“电驱-电池-整车”闭环生态

15. 杭叉集团拟控股国自机器人99.23%,加码智慧物流

7月11日,国内叉车龙头杭叉集团公告,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将以3.98亿元收购关联方持有的国自机器人99.23%股份,交易完成后国自机器人将并入杭叉智能。


杭叉集团借此整合智能物流上下游资源,强化AGV/AMR等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国自机器人深耕移动机器人11年,巡检及仓储AGV已服务国家电网、宝马等头部客户,并率先实现中国物流机器人大规模出口。


在智慧物流市场2025年预计达9655亿元的背景下,此次并购将加速双方技术、渠道协同,抢占高速增长赛道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空心杯电机设计试用体验(网站Banner).jpg
emonline_home_ch.jpg

one button multiphysice.png

  • 0

    开心

  • 0

    板砖

  • 0

    感动

  • 0

    有用

  • 0

    疑问

  • 0

    难过

  • 0

    无聊

  • 0

    震惊

评论已有 0

登录之后才能发表评论